遗产继承分为两种方式: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从法律上来讲,独生子女不一定能继承父母的全部财产,还需要考虑是否留有遗嘱、遗赠、遗赠抚养协议等因素。
法律是允许被继承人订立遗嘱、遗赠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并且就效力来说,此三种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如果父母订立遗嘱等协议指定财产由谁继承,一般情况下会尊重其约定,按照遗嘱内容继承。
如果父母没有留下遗嘱等协议内容,则按照法定继承来分割遗产。在法定继承中,父母、子女、配偶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位继承人。只有在不存在第一顺位继承人或者第一顺位继承人均表示放弃继承时,才可以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遗产。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如果父母去世后,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均去世,那么此时独生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否则需要考虑其他顺位继承人。
对于侄子、侄女可以继承叔叔、姑姑的遗产的问题,属于代位继承的范畴。若要发生代位继承,则需要满足被继承人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存在,且第二顺位继承人中,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去世,此时才可以由其子女代位继承。
综上,独生子女也不一定能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若想要继承到父母的全部遗产,可以说服父母提前订立遗嘱,将所有财产指定由子女一人继承。